工具箱裡的選擇 工具 介紹完了,接下來就是介紹下拉式功能表裡的囉~
這裡主要介紹的有 4 種 工具 :Color Range (顏色範圍)、Focus Area (焦點區域)、Subject (主題)、Sky (天空),這4種工具多屬於配合了自動AI計算的功能,所以不太需要去調整選項。
其中的Sky還是近幾年才出現的,針對影像中的天空選擇效率非常的好。
在記錄這篇時還發現了另一個工具:Sky Relacement…,不但可以把天空清楚的圈選出來,還可以替天空變換顏色,小小的實驗了一下還蠻有趣的。
✺ Color Range (顏色範圍)
Color Range 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顏色來作為選取的媒介,利用色彩的相似性和滴管的加減可以圈選出複雜影像裡的特定顏色。
關於對話框裡的各項選項 :
- Select (選取):預設選取色樣,但其中也可以指定單色(紅黃綠青藍洋紅)或是中間調(黑白灰)等。
- Fuzziness:數字越大選取的色系範圍會越大,反之則越小。
- Range:要在 Localized Color Clusters 勾選時才有作用。
- Selection & Image:選擇上方圖像框裡的呈現方式;
Selection:是用類似遮罩方式表現在小方框裡,藉此了解被選中的範圍有多少。(白色是被選中的部份)
Image:以原圖出現在小方框裡,這時選取結果在小方框裡其實是不明顯的;但可以搭配 Selection Preview 來使用。
- Selection Preview:當選擇Selection時,如果覺得對話框裡的畫面太小了,就可以把Nono改成其他選項,會發現整張圖片都出現對話框裡的效果;當選擇Image時,會看不出有什麼變化,記得把把Nono改成其他選項,就會看到不一樣了。
- 右邊的 3 個滴管用於取色。
左:選擇主要顏色。中:加入同色系或不同的顏色。右:減掉同色系或不同的顏色;
用法是先選控鈕後再將滑鼠移到圖面上點選顏色即可。(如果顏色太相近時,可以放大後再來選取) - Invert:把已選取的部份作反轉交換。
完成後按下OK,在圖片上就會看到正在閃爍的選取範圍;但這個範圍難免會有想要修修改改的地方,有想過要如何去修改呢?(答案在下面~~)
✺ Focus Area (焦點區域)
顧名思義會自動找到焦點所在的位置,經由 In-Focus Range 控制區域的大小、View Mode決定選取區域用那種方式呈現在螢幕上、Output 設定按了OK後的選取區域是閃爍線條或是遮罩等等樣式。

✺ Subject (主題)
Subject 是促成這一篇出現的起因;因為工作的關係,其實常常需要去背、選取各種不同形狀的色塊,一直以來都是使用Mask、Path、Channel等等在處理這些工作。
這個工具的存在,感覺科技的方便真的不在話下;因為這個工具是一鍵選取!

只要按下 Subject ,就會自動選取畫面中最突出的主題並把選取區域用閃爍線條來表現;利用 Shift 可以加入其他想要的主題,讓人有種那何必再用其他工具了呢?

✺ Sky (天空)
自動選取天空的工具,選取範圍精準、快速,而且同樣是一鍵式的懶人選取!Adobe曾經為了它發新聞稿,可見是個較特殊的工具!

後來又利用同樣的選取機制作又出了Sky Relacement…,被放在了Edit功能表內!最方便的就是內建了不少天空的圖樣,在更換天空時增加了不少選擇與方便性。


替換之後的天空會自動產生圖層,利於修改;然後還會順帶把整張圖像的氣氛一併考慮在其中,使得修改的天空與圖片有更自然的結合。
✺ Channel (色版)
Channel 色版!個人覺得是遮罩的升級版,它利用R、G、B三種顏色和各個圖層之間的重疊組合來產生遮罩,並且可以利用大部份的工具去編輯它。所以這邊只作小小的介紹之後再用專篇來好好的記錄一下!
參考資料:Adobe User Guide